懷揣夢想 敢于創新的泥鰍養殖人
2016-08-10 09:24:36 艾格農業數據庫(Cnagri Database) 點擊: 請關注艾格農業微信公眾號,獲取更多精彩文章【中國農業網Agronet農業致富寶】如茵碧草隨風蕩漾,畦畦水田緊相連;泥鰍嬉戲躍不停,朵朵細浪起漣漪……走進普義鄉干塘村大門組這水草豐茂、流水潺潺的泥鰍基地,伴隨著清風,清新的空氣和泥土的芬芳撲面而來。
蘇明正,普義鄉干塘村人,1965年出生的他,相比于同齡人,多了一份成熟與穩重。從一個懷揣夢想靠月收入幾百元的打工仔,到一個敢于創新,追求夢想的泥鰍養殖帶頭人。在他的努力下,現養殖泥鰍16畝,年銷售8噸。執著的創業精神讓他品嘗到了同齡人經歷過的酸甜苦辣,自己所走過的創業艱辛路程,讓他倍感珍惜。
干塘村是全縣12個貧困村之一,是典型的山區,山上資源豐富,當地農戶又以種植玉米、稻谷、小麥為主,草料資源充足。近年來,普義鄉黨委政府鼓勵并引導各村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共同發展,在全鄉涌現出一大批養殖大戶和致富能手,他們利用手中的技術和國家的扶持政策走在養殖業的前列,為帶動鄰里鄉親脫貧致富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。蘇明正抓住了當地豐富的山地資源和多年的養殖技術發展生態養殖,并利用國家加大對農業產業投入的政策優勢,嘗到了養殖的“甜頭”。
當地俗語“世上最好吃莫過于天上斑鳩,地下泥鰍”,可見泥鰍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。在外打工多年的他看準了其中的行情,萌生了改行養泥鰍的想法,說干就干,他按照朋友指點,只身前往普洱市學習。不學不知道,一學嚇一跳。泥鰍產業年產值過10億元,絕大部分出口韓國、日本,然而,這看似不用操心的土泥鰍養殖卻要預防水泡、水霉、腸炎、曲骨等10余種疾病,蘇明正不得不老老實實當起了“學童”。
學習歸來,蘇明正便租下10余畝拋荒的水浸田,貸款20余萬元積蓄搭棚子、挖池子、攔網子……今年2月,從廣東空運過來的10余萬尾臺灣大泥鰍種苗下了水,蘇明正的泥鰍翁生涯正式開始了。每天公雞剛叫,他便起床和料喂泥鰍,晚上便看書看碟學技術,每隔半個月還要給泥鰍搞一次全體預防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半年下來,蘇明正成了養泥鰍的能手。他養的泥鰍不僅沒得過一場病,還把泥鰍種群擴大到了15萬尾,養殖面積由最初的4畝擴大到了16畝,連鄉里農業服務中心的專業人士也對他豎起了大姆指。眼看著泥鰍翁搞得有板有眼,干塘村其他老百姓也動了心,跟著他養起了泥鰍。對此,蘇明正倒是教得用心,他說土泥鰍養起來還挺嬌貴,水要沒污染的,料要五谷雜糧,整個養殖必須“生態”優先。
“別看泥鰍小,收獲起來不得了。”指著水面上泥鰍戲水泛起的朵朵水花,蘇明正得意地說:“這邊的4畝今年11月就可以上市了,按每公斤20元左右的批發價算,每畝不少于3萬元呢。”夢想,如何啟程?全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夢想,又如何實現?昔日為溫飽奔波,今朝已成為了全鄉脫貧致富帶頭人的蘇明正,他給了我們一個最生動、最完美的回答。
中國農業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詳細常規報告請點擊:http://product.cnagri.com/chanpin.html
詳細專項報告請點擊:http://product.cnagri.com/baogao.html
關于"泥鰍 夢想 "的
研究報告農業資訊農業數據- 中國三元復合肥行業發展研究報告
- 化肥投資研究季報
- 2015/2016年度中國果蔬汁行業發展分析及預測
- 2015/16年度中國油脂油料行業發展分析及預測
- 2015/2016榨季中國食糖行業分析及預測
- 2015-2016年度中國畜牧行業及畜禽產品市場分析與預測
- 2015-2016年中國飼料市場分析與預測
- 2015-2016年中國化肥行業分析與預測